logo
陈刚

发布时间:2024-02-22

“上天入地下海登极”追梦——记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海洋学院副院长陈刚

穿越戈壁沙漠,搏击惊涛骇浪,鏖战雪域高原,勇攀地球之巅……从天山巅到三江源、从南北极科考到世界屋脊,在从事测绘科教科普工作的二十余年里,他被业界誉为“上天入地下海登极”的地学追梦人,他就是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海洋学院副院长陈刚教授。日前,记者采访了这位科研工作者。

坚持去一线 十年四次攀登珠峰

2022年4月30日上午,经过7天攀登,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教授陈刚和儿子陈李昊,成功登上海拔8848.86米的珠穆朗玛峰。

这距离他首次攀登珠峰过了10年。这一次他终于拿到了西藏地壳运动监测的珍贵数据。“未经亲手测量的数据,总觉得不踏实,科研工作者就是要到一线去,到现场去。”陈刚说,他原来是做工程测量的,2008年汶川地震对他的影响非常大。地震发生后,他们连夜赶到汶川,看到满目疮痍,心里十分震恸。从汶川回来后,他就改变了自己的研究方向,转到大地测量。

从汶川科技赈灾起步,他通过参与全球“7+2”登山科考计划,攀珠峰、征北极、闯南极、探南海,在“上天入地下海登极”中磨练自己,并获取了大量的精细勘测数据。

自2012年到2022年,十年间陈刚先后四次攀登珠峰。前三次,因为天气原因均未能登顶。2022年他再度出发,这一回还带着在地质大学攻读测绘专业的儿子陈李昊。他们住帐篷一住就是一个月,二十斤的仪器一背就是九个小时,狂风暴雪、高原反应都没有阻挡他们的脚步。

2022年4月30日凌晨2点,陈刚和儿子陈李昊以及两名向导从珠峰北坡8300米营地出发,向峰顶发起了最后的冲刺。最后将近500米的海拔高度需要跋涉2.8公里的距离,他们用了将近9个小时。

“那天我在峰顶待了40分钟左右,昊昊待了将近1个小时。”陈刚回忆说,因为担心下山的氧气以及体力不足,登山者通常呆在峰顶的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,登顶后第一件事就是把仪器架起来开机观测,这是最重要的。

珠峰是反映印-欧板块相互作用现状的敏感指示器。作为世界最高点,和南极、北极一样,它一丝一毫的变化都对全球地质学研究有无比重要的意义。陈刚带领团队利用北斗导航定位系统设备,进行了高精度实时动态测量技术测试,以及冰雪覆盖测深试验,这也是我国首次在珠峰地区利用全球导航定位系统反射信号技术,开展积雪反演研究。

如何给珠峰量身高呢?陈刚说首先要明确珠峰脚下的“海拔零米在哪里”。“类似给人量身高,首先我们要确定头在哪里,同时也不能忽略他站在什么地方,把脚的位置定准。”他解释说,给珠峰测身高的第一个工作是确定基准。首先要关注珠峰的顶部和海平面问题,要从日喀则、拉萨等周边地区把我们国家高程测量的基准引过来,引到珠峰大本营,确定起算点的位置。从大本营的起算点到峰顶,他们要找六个交汇点,要从六个方向测量珠峰,这六个点的工作是珠峰测量的基础测绘工作,先打基础。第二步,测量队员要用仪器往顶峰一步一步推进,这个工作就叫传递高程,测量工作和登山工作同步进行,花费一个多月的时间。往上传递高程的过程中还需要多次测量,往返观测,等这些准备工作都完成了,就需要等一个好天气,他们在窗口期,把北斗定位设备和测量觇标送到顶峰。

测绘工作,耐心和细心是影响观测是否成功的主要因素。“为了一个数据反复的观察与测量,就算是在高寒环境,也不能草草了事。”陈刚说,数据不会说谎,必须要抱着严谨的态度去对待它们。

弘扬科学精神 带领支部做科普

“同学们,你们知道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多少吗?”……在2023年秋季“开学第一课”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实践活动上,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教授、国家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队员陈刚带领所在的“山海求知”党支部成员为中小学生,做了一场题为《攀登的意义》的科普宣讲课,讲述他攀登珠峰的故事。

登山运动在地大有着悠久的历史,地质工作与登山运动血脉相连、精神相通。陈刚2009年加入中国地质大学登山队,一直坚持登山运动与地球科学相融合的传统,克服缺氧、干燥、暴晒、寒冷、枯燥等困难,攀登过数10座高山与险峰。当问到为什么要坚持登山时,他说:“登山不是为了登顶,更不是为了欣赏风景。地球科学研究是要探索地学奥秘,必须敬畏大自然,突破前人遇到的困难,深入一线,实地勘查,才能有大的收获和创新。”

“课堂上,孩子们会问珠峰的身高为什么要经常测量?”陈刚说,实际上珠峰的高度和变化趋势一直受到国际关注,作为中国科技工作者,我们有责任和义务精确测定珠峰高度,并向全世界发布,这是国家综合实力和科技水平的体现,也是中国主权的象征。

在他看来,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工作,可以最大程度保证科普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,推进科普工作的高质量发展。

近三年来,他带领支部党员走进武汉三中、恩施七里中学、河北玉田一中、云南楚雄龙江中学等30余所中小学弘扬科学家精神,覆盖师生过万人。

进入21世纪,海洋再度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。航天航空和海洋观测平台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认识海洋环境的途径, 陈刚调到海洋学院后,研究领域也从大陆构造环境监测延展到海洋观测。

从事大地测量、海洋测绘教学研究工作二十余年,陈刚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,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,教学成果奖2项,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赛奖励8项。作为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的创始人,他认为海洋科学研究与地球科学领域各个学科都密不可分,当下国家正在大力发展海洋,势必会带动地球科学的深入发展。希望每一个热爱地球科学研究的学生努力学习耕海探洋本领,做一个有时代担当的新青年。


(武汉科技报 记者:陈映琦 编辑:万洋)